第36章 真诚相邀(2)

曲蕾蕾看天翔答应下来,终于轻松下来了。

在中关村大街的中关村大厦的东方大酒楼的包厢里,围绕着圆形摆满美味佳肴的餐桌坐着四个人,天翔、丁勇、郑秋东、曲蕾蕾。丁勇首先端起酒杯站起来说:“今天晚上,我代表智祥软件公司向天翔表示谢意,我敬天翔一杯。天翔你不能喝酒,就随意吧。”说罢,用酒杯与天翔碰一下,一饮而尽,郑秋东、曲蕾蕾也端起酒杯与天翔碰了一下,把杯中的酒喝进一半。天翔的酒杯里装的是饮料,也随大家一饮而尽。因为在之前就告诉丁勇自己还得开车,不能喝酒,所以只能喝些饮料。人不想喝酒,说自己开车是最好的接口。

丁勇就没有劝酒,本来丁勇的用意不在喝酒上,也不在感谢上,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目的是邀请天翔加入智祥软件公司,几次请天翔吃饭都被天翔拒绝了,今天天翔终于应邀而来,机会不能错过,自己的公司实力还达不到一流的软件公司,只能算是二流软件公司,要想发展必须大力招揽人才,公司一直招不到优秀人才,像天翔这样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喝过一轮酒后,丁勇、郑东秋、曲蕾蕾三人与天翔就没有像开始那样拘束了,也放得开了。这就是中国式的交流方式,大家初次见面,或不是很熟悉,或有一些小隔阂等等,只要大家围绕着酒桌坐下,把酒杯一端,酒杯一碰,一饮而尽,立马就亲密起来,好像是一家人似的。另外在酒桌上不注意说些不中听的,或一些过火的话,大家也不会在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处理事情都放在酒桌上的缘故。

丁勇是公司总裁,平常保持着严肃,不言苟笑,做事果断,但是对下属一向宽宏、和善,今天喝一点酒脸色变红,也就没有了平常的严肃的样子,也和大家说说笑笑,先是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慢慢话题就转向世纪新天公司项目上了,丁勇做出好奇的样子说:“天翔,世纪新天项目完成后有什么打算?”

天翔知道丁勇的意思,想要自己加入他们公司,但是天翔通过世纪新天公司项目,对他们公司有一些了解,认为他们公司有些问题。但没有更深的了解,只是淡淡笑着说:“我还没有想好呢。”

这时,郑秋东放下酒杯,看着天翔说:“来我们公司吧,我们正缺像你这样优秀人才,我们丁总对你可是求贤若渴。”

天翔没有想到郑东秋喝了酒就直截了当向天翔提出了邀请,一时不好回答。丁勇、郑秋东和曲蕾蕾都拿眼睛看着天翔。丁勇本来想委婉的向天翔提出邀请,可是,郑东秋一下就直接提出来了,怕天翔也是直接拒绝,那就把后路都堵上了,没有商量余地了,接过话说:“天翔,我们是真心实意邀请你加入我们智祥软件公司,我也知道你对我们公司不是很满意的,我们现在是有些问题,我们也在努力进行变革,希望改变目前的状况,给公司增加新的动力。但是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公司的骨干都是跟随我多年的人,虽然这些人有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给公司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世纪新天公司项目,本来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让公司上一个台阶。但是,项目却搞成那个样子,都是我的责任,为孩子办理赴美留学花费很多精力,对项目监督减少了,可是,技术总监董瑞兴、研发中心经理肖自德却是严重失职,没有掌控好项目。但是他们都是公司的老人,并没有处罚董瑞兴和肖自德,我自己应承担主要责任。所以,我们想改变公司的现状,需要像你这样能够独立完成大型项目的人才。”

天翔笑着说:“丁总,你这是想来个鲶鱼效应啊!想让我到你们公司做一个鲶鱼。”

丁勇、郑东秋和曲蕾蕾都是一愣,什么鲶鱼效应,做一个鲶鱼。郑东秋是一个直率的人,被天翔弄的云山雾罩似的,他不知道鲶鱼效应的典故,不解的问:“天翔,你说的鲶鱼效应是什么意思,我是熊瞎子跳井——不懂。”

勇和曲蕾蕾倒是知道一点,听了郑秋东加上一句歇后语,丁勇、天翔和曲蕾蕾都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丁勇还用手指着郑秋东说:“郑总,你可太有才了。”

天翔看三人的表情,都是不解的样子,知道他们很少读管理方面的书,解释说:“什么是鲶鱼效应,这是管理学上的一种管理思想,来源于一个典故。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远,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快要死了才告诉他儿子这个秘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装沙丁鱼的船舱中,放进一条鲶鱼。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这种在公司能把员工激活的现象在管理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

丁勇听了天翔讲述鲶鱼效应的典故,非常感兴趣,接着问:“天翔,鲶鱼效应的实际管理意义是什么?”

天翔接着鲶鱼效应的典故继续解释说:“这种管理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同样的,一些失败的公司,事先都有一些征兆显示已经出了问题,然而即使有少数管理者已略微察觉这些现象,也不太留意。如:公司的气氛沉闷,缺乏压力,管理层安闲舒适,员工充满惰性,一些真正具有能力和潜力的人员则得不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他们或者离开公司,或者被无谓地浪费掉,企业慢慢地失去生机,变成一潭死水。

‘鲶鱼效应’是公司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公司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员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公司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特别是我们软件行业公司的项目团队管理也是这个样子。无论是传统型公司的项目管理团队还是自我管理型公司的项目管理团队,时间久了,其内部成员由于互相熟悉,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从而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懒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团队,制造一些紧张气氛。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努力工作的目的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物质,而更多的是为了尊严,为了自我实现的内心满足。所以,当把“鲶鱼“放到一个老团队里面的时候,那些已经变得有点懒散的老员工迫于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和对尊严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来的员工在业绩上超过自己。否则,老员工的颜面就无处存放了,就会有危机感。

而对于那些在能力上刚刚能满足团队要求的员工来说,“鲶鱼“的进入,将使他们面对更大的压力,稍有不慎,他们就有可能被清出团队。为了继续留在团队里面,他们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更用功、更努力。

可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一条‘鲶鱼’,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项目团队战斗力的重新爆发的。”

丁勇听了天翔的的解释,感觉到就是说他们智祥软件公司似的,感觉到天翔是对公司管理方面也是非常熟悉的,自己也也受到了启发,是啊,自己的公司的目前状况就是气氛沉闷,缺乏压力,管理层安闲舒适,员工充满惰性,就像温水煮青蛙。一些真正具有能力和潜力的员工却得不到充分发挥才智的岗位,就会造成人才流失,公司也就失去生机,像沙丁鱼一样死去。所以必须必须为公司引进具有鲶鱼一样能力的人才,能激活公司这些沙丁鱼状态的员工,让他们有危机感,有竞争意识,激活整个公司的活力。那么天翔恰好就是我们公司需要的鲶鱼似的人才,丁勇想到这就更加迫切招揽天翔。

丁勇说:“天翔,你到世纪新天公司已经几个月了,能不能从你自己的角度来看,我们开发世纪新天公司项目主要问题出在哪里,都有哪些问题?”

天翔本来不想多说关于他们智祥软件公司开发世纪新天公司项目的事情,因为天翔感觉到这里边有些复杂的事情,自己最好还是不要参与为好,既然丁勇问起了,就决定单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回答丁勇的问题,天翔还是先反问一句:“丁总,你是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角度来说呢?”

丁勇有些奇怪不解问:“管理和技术有什么不同吗?”

天翔干脆的说:“当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开发能力,我也仔细研究一下你们开发的项目。”

“首先是需求没有做到位,或者说需求不明确,需求不明确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表现在需求范围未界定、需求未细化、需求描述不清楚、需求遗漏、需求互相矛盾等多个方面。”

“其次.项目缺少可见性,软件项目开发,往往在项目进度和软件质量方面缺少可见性,项目越缺少可见性,项目就越难以控制,项目就越有可能失败。”

“再次,技术兼容性风险,硬件产品之间、系统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主机设备之间、系统软件之间、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之间以及应用软件之间,都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往往系统集成的项目越复杂,兼容性问题就越有可能存在。”

“第四,性能问题,由于先期设计不足,性能问题往往在系统切换或新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暴露。出现性能问题往往要进行大量的优化工作,甚至局部的或全面的重新设计。”

“第五,公司缺少技术沉淀,积累,在开发新的项目又是重新开始,缺少利用公司的技术沉淀,减少工作量。”

“还有就是忽略基础数据工作,缺少优秀业务专家、高级开发人员,没有高级管理小组做后盾,这些都是技术上的问题。”

郑秋东有些疑虑的说:“客户需求明确的问题,这是整个软件行业都清楚的,需求难做,无论你需求做得多么完善,在开发过程中,客户都会不断有新的需求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