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周那从天帝城一走,就是三年,官方对外说是叫“林居”。
林居是赡部洲高种姓的一种传统,起源于婆罗门,是指婆罗门在成家后,需要到森林中修苦行一段时间(按吠陀经说是要十二年),因此他们将这段需要去森林修行的时间称之为林居期,一开始这只是是婆罗门的独有行为,不过随着赡部洲的社会发展,某些有想法想进步的刹帝利也参与其中,例如之前所说的般度,后面会出场东光王,哪怕是那位万王之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就连浑水摸鱼的迦尔纳也走过这条捷径,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热衷“林居”,不仅因为在林居期间能与大量的婆罗门打交道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通过施舍和资助婆罗门来赚获名声,林居的婆罗门大多生活条件艰苦,既然受人恩惠,自然得知恩图报,在周游各地之余,必须得宣扬金主爸爸爸爸的好(实际上婆罗门是当时赡部洲的笔杆子),一来二往,林居就成了刹帝利一条成功的“捷径”,那些林居的刹帝利在赡部洲的名声就是这样打响。
我们不知道阿周那在林居期间具体做了什么,不过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他应该做了不少好事,攒得不错的名声,我们只能从后世的记载大概知他林居的路线,以及睡了至少三个女人。
对的,我没写错,史料记载他睡了三个女人。
从《摩诃婆罗多》的记载来看,阿周那离开天帝城后沿着恒河上游出发,走到圣地恒河之门(恒河的源头,就是木柱王求子女的那个地方),在那里参加婆罗门的祭典,在此期间,阿周那与一位叫优楼比的美女发生点小感情,据说还是女方主动,一夜过后,阿周那便匆匆离去,二人自此一面未见。(渣男本色由此体现)
一夜情后,阿周那便往北走,去到喜马拉雅山附近,在那里见了投山仙人和极裕仙人,又去了著名圣地婆利古峰(持斧罗摩地盘)拜一拜,之后往西南去了飘忽林(黑岛生讲法的地方),见了婆罗门口口相传的莲花河,在西部各圣地打卡后,又往南前去“贸易甲天下”的羯陵迦国,那是一个以海洋贸易而兴盛的国家,在那里,他见识到另一种政体——民众共治政体,原来国家的治理可以不单靠国王(例如惧卢)亦或者单靠贵族议会(例如西部诸小国),也可以由民众与国王共治,国王虽然作为国家的元首,但权力则集中在民众手上,这对他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政体(其实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君主立宪制外加民主决策),而且这种政体还得到阿周那的认可,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多年以后发出这样感慨:若使我用兵平叛羯陵迦,何至于此!
随后阿周那一路向南,从金关越过文底耶山(赡部洲南方地理边界),离开羯陵迦,到达赡部洲人口中所说的化(法)外之地,那里是落后的代名词以及野蛮人的聚居地,虽说“落后”,但绝非人们所想的茹毛饮血和毫无礼法,相反这里已经孕育出文明与国家,更让阿周那意外的是这化外之地的武德异常充沛,如果真与赡部洲打起来谁输谁赢还是未知数,难怪金关设防重重,金城之后(传说这南蛮之地的住民是金城提迭兄弟的后代)果然名不虚传!
这一趟南下确实增长了阿周那的见识,也让他重视起这“南蛮之地”,他似乎在这地方呆了不少时间,甚至做过雇佣兵,在各地战斗。此外,他也跑去看过南方仅存的五个圣地(没错,南蛮也是是有圣地),只不过这些圣地早已冷清,见不到丝毫婆罗门聚居的痕迹,已经沦为单纯的地理名词,其中有一个圣地叫马祭之地,据说是赡部洲的某位王者通过马祭征服到这里,这不禁让阿周那感慨,南方虽然荒蛮,但物产丰富,人口也不少,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不抵触来自赡部洲的文化思想,也许某一天赡部洲会与这里同化,不分彼此。
阿周那的想法是对的,多年以后,赡部洲的后人将这所谓的化外之地称之为南印度,是印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胜财在这地方居然娶妻生子!
在这化外之地有一个国家叫曼奴罗国,其国王花乘是此地难得的懂法之人,对赡部洲的文化崇拜有加,因此对赡部洲的来人总是给予优待,而像阿周那那样的超级能人更是五体投地,花乘经常向阿周那讨教正法,每次都隆重礼待,为了讨好和留住他,甚至将自己“花容月貌、丰臀绝色”的女儿花钏送给他!
花乘对阿周那十分关爱,甚至许诺让阿周那与自己女儿的孩子继承王位!俩人可谓难得的忘年之交,不过无论阿周那受如何的尊敬和礼待,他始终都把自己当客人,他心里清楚,他的家在赡部洲,那里有他的母亲、兄弟和妻子,因此当孩子出生并与之见上一面后,他便返回赡部洲,跑到西部的边陲去了。
赡部洲的西边是一片名叫马图拉的大草原,过去是片牛羊比人多的荒蛮之地,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当原始,在赡部洲人眼中,这片土地跟南蛮一样荒芜,在历史上被称作“罗刹的流放地”,是赡部洲瞧不起的鬼地方,直至十二年前(则持国二十年)那场来自鹧鸪洲的民族大迁徙彻底改变这里。
十二年前,一名叫黑天的男子率领大批民众,历经艰辛迁徙至马图拉平原,并在西部沿海建立一座叫多门的贸易城市,路人传颂,这座多门城十分宏伟,贸易繁华,虽兴建不过十年,但其规模足以媲美俱卢象城和羯陵迦格普尔城,而且城市十分包容,只要你愿意迁徙至马图拉,就是多门城的一份子!
这让阿周那十分好奇,对自己这位素未谋面的亲戚更感兴趣,他只知道这位黑天应该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不过有人说他其实是一位活了多年却容颜不改的仙人;也有人说他身怀神器,能呼风唤雨;更有人说他是阿修罗转世!
无论真相如何,阿周那十分希望与这位亲戚见上一面。
阿周那刚离开赡部洲进入马图拉境内,便感受到这片土地上那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气象,与赡部洲那繁华间夹杂不安的氛围不一样,这里的人单纯得多且十分精神,他后来评价马图拉“政通人和,民众充满活力,比赡部洲更重视正法。”
越深入马图拉,胜财就越敬佩这位亲戚,假如大哥的河西之地也有这番景象,那可高枕无忧了!
阿周那一直往西走,走到一处叫奈婆陀迦山的地方,询问路人得知跨越此山就能见到多门城,恰逢此时,山上正举办盛大的节日祭典,无数的男女青年和上千婆罗门都聚集在山上庆祝,这么有趣的事,阿周那自然不会错过,也随之混入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