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将大局逆转

“年,你这篇写的可以啊!”

周轩看完第十二页至第十五页的《最后一片落叶》,整个人顿时精神了。他还以为林年会写那种阳春白雪的高大上的文章。

不似其他学生通篇追求文笔或者辞藻,而是专注于故事。这一种踏实的写法就很贴合他这种老百姓的阅读体验了。

没别的,就是单纯的好看!

“还行吧。”

林年此时在上课前做好了笔记,注视着《交附青年》上的《最后一片落叶》的行文排版,表情云淡风轻,不置可否。

不知道是杂志上排版太差还是水平提升了的原因,他现在看曾经自己翻译出来的东西,已经没有创作时的深入人心的情绪了。甚至隐隐浮现出一种尴尬。

看着这篇文章,就仿佛看见一个小孩驾驭巨斧,文字和内容根本匹配不上,却硬要把它塑造平衡。

这还只是一流短篇小说,在文坛价值上不算顶尖。如果林年要写的是《百年孤独》或者《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话,那估计会违和到连读者都看得出来的程度。

还好,就目前而言,他还不会达到读者觉得违和的地步。

“这岂止是还行,就是好看。”

周轩狠狠点了点头:“好看爱看,再多写几部,到时候就可以出书了。”

“要是书店里没有怎么办?”

林年又把杂志翻了一页,询问道。

“书无店砸!”

周轩比划了一下,杂志扔向桌面,发出响亮的拍案声。

“……把店砸了可还行,不至于。”

林年连忙摆了摆手,有被吓到。

不过他也清楚,这个质量够出书了。欧亨利的故事立意加上他本来不算弱项的文笔,想要出版可谓是轻轻又松松的。

只不过,就现在而言,他还是没有这类想法而已。

“……”

又和周轩闲扯了两句之后,两人很快拉脱了这个话题。

将手里第82期的《交附青年》放下,再看了一眼周围四散讨论的学生,林年就知道自己这部短篇小说算是写对了。

拿出手的第一部处女作,要不然是多本书共同投稿的大面积的输出,要不然就是拿出一本掷地有声的作品。

很显然。

《最后一片落叶》符合林年对后者的要求,现在只需要等待声势聚集一定的累积,将大局逆转。

………

21班,窦唯真所在地。

重点班是在开学时选定的,根据成绩和面试。

作为交附精心挑选出来的班级,这一块显得尤其安静,与其他地方的喧嚷和闹动不同,学习的氛围可谓是相当之好。

按理来说,出现了一个满分作文的班集体,都会接近全员购买《交附青年》,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热闹。但有重点班老师的特殊教育,这个班购置的却寥寥无几。

窦唯真在这其中,大约算是一个异类了。

“窦兄,你觉得你投稿那篇怎样?”

听着同学的询问声,窦唯真摇了摇头道:“估计是不太行了,我随便写的,游记类散文,加上青春校园风格,很跳脱。”

“那你觉得哪篇能行?”

“别急,还在看。”

窦唯真继续向下翻去,不过多久,他便阅读到了十页左右。

和杜余生专挑同校学生阅读不同,窦唯真的风格就是量子速读,不到半分钟就能看完一页,源自于极大的阅读量带来的信息处理能力。

只是到目前为止的文章里,还没有能让他感觉能行的。

“这个杜余生的作文,我领教过,虽然说写的很好,但就是太死板了,如同一潭死水,没有那种机敏劲。”

“嗯,陈泽也差不多,不如杜余生。”

窦唯真拿手指沾了一下口水,将作文专区翻了过去,脸上呈现出无趣的神情。

如果这一期的作品都是像前面这些文章一样水平的话,那么这一期的《交附青年》算是退了大步了,没有特色。

忽然,他的瞳孔不断放大。

“林兄?”

旁边的同学见状:“嗯?林兄是谁?”

“之前吃烤面筋摊,遇到的一个很有作家气场的人。”窦唯真深嘶一口气,“别人可能看不出来,但我跟我爸呆惯了,这个家伙的眼睛里完全是那种长期写作的神色。”

同学看了一眼杂志:“林年……这个名字好像在光荣榜上出现过,得是年级百强?”

“应该是。”

窦唯真点了点头:“该怎么形容那种眼神呢,仿佛两颗被遮染的明珠吧,神莹内敛,只有用心体悟才能领会到温润。”

“包括谈吐、行为,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而且读过不少,虽然只是见过一面,但我就隐隐觉得对方很有写作水准了。”

“啧,这么夸张啊你这。”

同学不禁吐槽道,他还是第一次看到窦唯真这么离谱地夸奖一个人,简直说的上是个神人了。

怕不是下一句就要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再一次论证这玄学至极的观点。

要真是那样的话,窦唯真已经不需要当学生了,出道做个心理医生就行,合适的不能再合适。

“不急,等我看了内容再说。”

窦唯真只是笑笑,他人之成见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相较于杜余生而言,窦唯真对于标题的感受并不深刻。他的记忆里有太多标题不错而内容不行的书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对于标题很差的文章也是照看不误。目标是在有生之年看完文坛之上的所有伟大作品,故事才是王道,内容才是王道。

而当他看进去第一眼时,瞬间就已经被林年这充满特色的文风吸引住了。

“等下,这么雄浑的笔力?”

窦唯真翻页的手一愣,他怎么刚读就有种挫败感。

不是,写的这么好?

在文学界,判定一本书的阅读感官好还是不好,是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办法的。

那就是盯着内容,发散想象力。

在脑海里越是呈现的真实动人,让人在这一块耗费的时间越长,便越说明笔力雄厚,是本好书。

林年的文字,似乎有着某种传递情绪的感染力,不像是初中生的样子,而仿佛写了好几年。

以至于阅读速度飞快的窦唯真,仅仅在前三段里,就已经耗费了本应该读完一半篇幅的时间,陷入了堪称硬控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