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前路
- 穿越大汉,我成了匈奴国师?
- 姜流千古
- 4512字
- 2024-10-14 23:51:24
夜风从窗口吹进来,带着大漠的苍凉之气,让人心思沉重。卫青独自一人坐在营帐内,面前摆放着那封令他心情复杂的信件。
烛光摇曳,似乎在诉说着王也的忧虑。他暗自呢喃:“武帝啊,武帝,为何对我卫青如此猜忌?”声音里充盈着无尽的失望与悲愤。
余下的时间,在他的内心,大汉王朝的尊严与荣耀,还有那些浴血奋战的日子,仿佛都变得黯淡无光了。
他的视线游移于王也送来的信件,虽然只是寥寥数言,却饱含着无尽的深意,“为何不信我?我卫青一身戎马,何曾有过二心?”
卫青站起身,背负着双手,踱步到账中,寂寥地望向远方。夜深人静,只有烛火与他的影子在帐中伴随着他。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无力。
曾经的患难兄弟,现在也必须斡旋于朝堂的猜疑和杯弓蛇影之中。“命运啊,真是一场难以预测的戏。”
一缕月光透过沉闷的云层,终于钻越了账幕偷偷地窥探着这位曾让匈奴闻风丧胆的大将。月亮冷漠无情,冰冷而陌生,犹如武帝此时的目光。
卫青叹息了一声,闭上了眼睛。在他的内心里,有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这或许是他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不行,虽然我无法选择从何出生,但我能够选择如何死去。可以死于沙场,但不能背此污名。”他下定了决心,在烛光下写回信。
几日后,回信送抵王也处。
王也眉头紧锁,展开信纸,“吾身以将授配,无罪之余身,无论生死,皆为大汉之土。”字里行间透露着卫青的决心和无奈。
信使见王也沉默,小心翼翼问道:“大人,卫将军他没说下一步计划吗?”
王也摇头,眉心依然紧锁,并没有直接回答信使,只是喃喃地说:“早知今日,卫将军何须当初。”
夜风萧萧,王也走到窗前仰望天空,心中暗自思量:“即便有心,恐怕也已经无力回天。”
他知道,自己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所有的选择都将决定着他、卫青,乃至整个大汉的命运在这样的时刻,任何轻微的摇曳和动摇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信使看着沉默的王也,小声地提出请求:“大人,我们是否应给霍去病将军消息?”
“当然。”王也转身看着信使,“我们要尽快挑起这场混乱的局面,为我们的朋友争取一线生机。”
“此时此刻,或许只有非常之举,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了。”信使点头,默默复述。
而此时,在大宛城中,卫青静静等待着他的答复,他的斗志虽仍旧旺盛,但眼光中却有了些许别样的光芒。
有一名亲随紧张地进入营帐,“将军,若回朝,您的生命将面临难以估计的风险。”
卫青转身对着亲信,“你是否跟随于我?”
“此生无它,只有跟随将军。”亲信坚定地回答。
卫青转身,面色凝重,“那么,请准备些干粮,整装待发。”
亲信看着卫青的背影,随即退下,“遵命,将军。”
在冷峻的月光下,卫青的营帐外传来轻微的调兵遣将的动静。一群忠诚的士卒正在卫青的指令下,秘密调动,准备进发。
他的脸上显得坚毅而冷静,而内心却经历了一场场冲突与矛盾。他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形势是空前的严峻。
卫青抚摸着挂在帐中的大汉军旗,淡淡道:“就算前途未卜...我卫青,也有着自己的道路要走。”
言罢,他举高军旗,此时无声胜有声。营帐内的士卒们都明白,这是将军无声的誓言。
几日后,卫青率部启程回京,出大宛之时,风卷黄沙,仿佛在诉说着一场壮烈的故事。
马队整齐,军旗飘扬。卫青从容不迫地跨上战马,领头而出。“卫将军!”一名老兵远远望着卫青,面色肃穆。
“我们会回来的。”卫青声音洪亮,露出坚定之色,“不会倒在张权欲之下。”
这一趟,他是要为一个清白、一个正义、一个忠诚而战!天地间,他的步伐掷地有声。
路途漫长而沉闷,卫青骑着那匹与他共同在沙场征战的老马,那圆润的目光仿佛透漏出战马深藏的倦意与忠诚。他仰头望着天空,回忆起以往无数的征战,每一次冲锋,每一次胜利,现在似乎都有些涂抹不清了。
“将军,您在想些什么?”一名副将策马赶来,与其并肩而行。
卫青微微叹息:“想到我少年时的梦想,以及之后屈服于现实的决定。”
副将脸上显出一片迷茫:“屈服于现实的决定?难道您感到后悔不成?”
“不是后悔。”卫青拍了拍马颈,眼神流露出远方的沉思,“若我说我当年一心求战,是为了家国,而今却需要独自面对背后的风浪...或许,这就是成长的苦楚。”
副将深深感到将军言语里的无奈,低声说道:“不论如何,小将在此,始终愿意与将军同进退。”
卫青感激地望了副将一眼,目光终于重燃了过去的神采:“有尔等忠烈之士,我还怎敢轻言放弃。”
两骑的身影在阳光和沙雾中渐渐遗世独立,但眼神所及,就是他们的归宿长安。
长安城墙下,卫青停下马,瞭望着这座城市。他拉紧了手中的军旗,凝重地说:“长安的风还是很冷。”
身边的士兵望着那座城,激动地说:“将军,这里就是长安,是我们归来的见证。”
卫青笑了笑:“未必是归来,也许是另一种开始。”
转眼间,他的马队缓缓开启了进入长安的大门,那开启的城门仿如一个黑洞,带着不详预感。
士兵低声问道:“将军,皇上真的要对我们动手吗?我们就这般任人宰割?”
“王朝家国,说来容易做来难。”卫青回看了士兵一眼,“战沙场我无所畏惧,但是迎接朝堂的唱板却是一场无形的战斗。”
马匹缓缓前移,每前进一步,城郭的高大都像是压得越来越沉重,而卫青的眼神却是愈发坚定不移。
“留心四周。”卫青提醒,“不是说有锦衣卫盯梢吗?可不要给咱们一口罪名。”
士兵们闻言,纷纷紧绷心弦,四下张望,做好了随时应对的准备。
卫青傲然挺立在马背上,神情冷峻,过往种种如风一般掠过心头。但此刻,他只是一个朝臣,回到这个集万千目光于一身的地方,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浪。
进城之后,他并没有立即回府,而是直接朝着武帝的宫殿奔去,他要与武帝面对面,亲自剖白心迹。
大殿门前,卫青取下头盔,双手奉上。他的面色凝重,但眼中却看不到丝毫胆怯。他深吸一口气,对门前的侍卫说道:“请通传皇上,卫青归来,请求觐见。”
侍卫愣了一下,以赌卫青的确没有二心,便点了点头,进去通传。不久,龙吟之声响起,那巨大的宫门缓缓开启。
卫青脑海中响起的,是未曾归来时的种种猜疑与夜晚的呢喃,但当他真正跨入门槛时,他心中只存有对信念的执着。“卫青,许久不见,你可知朕为何要在此时将你召回京城?”武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无形中,有种不可抗拒的压力。
卫青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他坦荡而坚定地回道:“陛下召臣回京,自然有陛下的考量。臣忠诚耿直,以一刀一剑,满腔热血,守护大汉的疆土和盛世。”
武帝心中对这份坦率的忠诚肃然起敬,但他脸上是莫测高深的笑意:“是吗?可惜朕的朝堂中,最近传出一些对你不利的谣言。”
卫青的眼神更是坚定,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和不屈:“那些都是些毫无根据的谣言,陛下难道要因为这些无稽之谈,怀疑臣的忠诚吗?”
武帝凝视着他,半晌才缓缓道:“朕当然不会盲目相信传言,但朕不得不防患于未然。”卫青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哀和无力感,但他还是挺拔地站着,在这座大将的面前,脸色坚定。
“臣愿以死明志!”
此言一出,武帝的神情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真的不怕死?”
卫青尝试着说服这位至高无上的帝王,语气时而激昂,时而沉郁:“臣受陛下数次信任于国家大事,荣辱本应与国同休戚。今日既被质疑,自当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这番话,如同一段遗嘱,不给自己留下退路。
武帝沉默了,他的目光深邃,似乎在回忆他们之间的昔日合作。“卫青,你信朕吗?”武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一见的绵软。
卫青顿了顿,随即深吸一口气:“从军之初,臣便将性命交予陛下,始终不曾动摇。”
“好一个始终不曾动摇!”武帝心中被这句话深深触动,紧绷的脸上开始缓和。
他缓缓起身,一步步走到卫青面前,把一封深红色的军令递到卫青手中。
“此战,你需要为你的清白做出证明。”
接过军令,卫青眸光一闪,他明白了武帝的意图,也预料到这可能是一次死亡的交付。
“臣绝不退缩!”卫青接过军令,语气坚决。
武帝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以他宽厚的背影对着卫青:“好好准备,朕会派人协助你,但这次...朕需要的是决心和信任。”
卫青深深鞠躬到地,“谢陛下信任。这次我将不胜无归。”
武帝叹息着坐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泽,似乎在告别,又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卫青步出大殿,抬望湛蓝的天空,心中已知此次之战将是他生涯中最为凶险的一场较量。无论是心中的家国情怀,还是对后代子孙的无悔交代,都让他义无反顾。
当卫青的战马再次踏上烈土,这一次,他不再是驰骋沙场的无敌将军,而是肩负使命,只为生存和尊严。
而长安城中,王也得知了来自卫青的最新消息。他的眉心紧锁,今夜,注定又是不眠夜。
当他拿到卫青即将战的信息时,心头一阵抽痛,他轻轻呢喃,似乎在等待着那刚刚振翅高飞也要回归的白鸽。
“陛下还是选择了这种方式。”
他的心腹部下不解地问道,“大人,此话何意?”
王也眼中的惆怅浓的化不开,语气幽幽地:“在这个天子的棋盘上,我们都是他的棋子,每一个人都逃不了他的摆布。”
这一夜,卫青、王也,两个毗邻王朝深处的人,都在同一个夜晚决定着大汉王朝的命运。
他们彼此之间,虽隔着半个长安,但心却紧紧相连。
凉风猎猎,月光铺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映射出岁月的痕迹。夜幕下,王也曾率精锐,与卫青并肩作战过的岁月里,所向披靡的画面,像一部老去的活剧,浮现在寂寞书房的每个角落。
他铺开一封未写的信纸,提起笔来,喃喃自语:“青也,你的决定太莽撞了,未思量先稳,怎可...怎可...”
他的笔落到半空,翻滚的空气如同他躁动的内心,充满了愤懑和不舍:“究竟是陛下太过无情,还是我们真的抗不过这命运的轮回?”
默默地,霍去病的名下跟随着的一名名士兵在他的心中一一浮现,这些是将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铁血汉子,是他在残酷中原大地中的亲信。
这时王也的护卫轻声推门而入,带来了前线的消息:“王也大人,卫将军的战马已抵达泾阳。”
一丝久违的惊涛在王也胸中卷起,他深陷的眉头稍稍舒展,低声道:“去,将我珍藏多年的药酒拿来,我要饯行。”
王也走向大殿,心头涌现出战时并肩的一幕幕。烛火摇曳下,他的目光坚毅而有神,仿佛要焚烧了时间的迷雾。
宫廷的阳台上,王也提着尚未开封的佳酿,追忆往昔。
王也缓缓启封,向着天边的夜:“青也虽战,不问归期。少年之时,谁料淌血扬尘。”
忽闻庭院内的喷泉涌动,清泉水洒落在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似乎也在为卫青送别。
“叮”的一声,案上空空如也,王也仰首喝尽了这杯无声的祝福,眼中微微湿润。
黄昏的长安城外,随着一曲战歌的飘扬,只见卫青仰天长叹,一抹哀伤未曾隐藏。
一名满头白发的老兵走近卫青,“将军,这次您难道真的要一去不回?”
卫青的心头油然升起一股悲壮的自豪,语气深沉但坚毅:“身为武人,为国征战,无论生死。”
老兵哽咽了一下,转身敬礼,“我等的子女,也将继承将军的忠诚。”
夕阳西下,卫青勒马再三回头,这座生他养他,欢乐与悲伤之城,他均未能充分拥抱。从战场上活着回来,总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而此刻,一个人影在远处眺望,正是霍去病,尽管他与卫青的关系相知甚久,却因为此次命运的安排,难以品味那一刻末路的滋味,只有在内心默默立誓。
霍去病拍了拍冰冷的台阶,双拳紧握:“可恶的命运,为何如此残酷!”
在风中颤抖的旌旗,呼应着他的低吼,他神情坚决地立誓:“卫青,我霍去病在此发誓,定让你平安归来。”
王也和霍去病在长安中有意无意的遥相呼应,像是天命不可违的预言,又一次在他们身上显灵。
长安的夜,安静得有些蹊跷,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那未知的,或许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