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论道

两人入座,心思空明。

阎鹤祥卷起宽大袖口。

“李慕玄,要说我五六十年来,见过不少人,可你是我见过最羡慕的人。”

“羡慕我什么?年轻貌美?”

李慕玄说着混话,丝毫没把这场论道放在心上。

阎鹤祥笑道。

“就羡慕你这股灵劲儿。人自生下时,都有一颗赤子之心,经过尘世雕刻,变了模样,也就渐渐失去了灵性。”

“可你却始终保持着这股灵劲儿,无论是打上日久家失败还是那些让人捉摸不透的决定,看起来像是孩子淘气。”

“可孩子错了都会愧疚!为什么你不放在心上!”

李慕玄被问的愕然。

他却是看起来一点都不靠谱,甚至有些东决定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从来不会去仔细思考。

凯尔一直叫他怪人,他甚至引以为荣。

说实话,让他现在给个答案的话,他也讲不出个所以然。

“可能我觉得那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吧。”

“你凭借本能活着么?李慕玄。”

“这有什么不好?”

李慕玄手撑着头。

“世界道理太多,每个都很有道理。可我却早早明白,世间对错之间的分界是模糊的,其实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对错。”

“怎么会不存在。”阎鹤祥反驳道。“倘若我让你杀了晏清,我就放过所有人,你杀不杀?”

李慕玄想都没想说道。

“那我杀了你,不就完事了。”

阎鹤祥没有继续争辩下去。

李慕玄已经搅混了这第一问,说下去只能顺着他的话去说,那样才是真的输了。

李慕玄这个时候又开口道。

“刚刚你不是问我为什么我这么有灵性么,那我问你灵性从哪来?”

阎鹤祥摇头,在他印象里灵性很玄乎,灵机一动却妙不可言,却是平凡人一辈子不可能有一次的。

“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李慕玄语气平静道。

“我小时候奶奶常喜欢拜神,可我叔叔看见却面露不屑,我叔叔自诩为聪明绝世,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出口成章,是有名的才子。”

“那时他意气风发,笔指北平,说要当状元郎。”

“可却在考取秀才时屡屡碰壁,他只恨书读的不够多,只恨书读的不够透。”

“可又过几年,他少有寻欢作乐,每日挑灯夜读,可最后也逃不过落榜之名。”

“那时他恨,考取秀才功名的人也没比他聪明啊,甚至往日狗腿子都考取秀才功名他还蹉跎在书籍里。”

“最后他考取功名,是千里行驶到一位大儒门下潜心学习,自此之后一路高歌猛进,仕途坦荡。”

“人到老年,重归故里,满腹经纶,头顶乌纱帽,屁股底下千里马,意气风发,想要像年轻时题诗一首,却一句词说不出口。”

“嘴里只能无奈念叨:老了老了。”

阎鹤祥听后沉默良久。

李慕玄看似讲了一个男人受挫最后扶摇直上的故事,可其中蕴含太多。

对阎鹤祥来讲,他羡慕的灵光却是和男人老年时一样,理性控制了大半辈子,却忘了人初始时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本能。

所谓灵光一闪,也不过是逼迫下产生的本能反应。

有人能吟诗作对,却也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成果。

而像李白,曹植之类的,确是本能驱使下让文字有了生命。

当然不仅限于文字,地震时母承乱石护儿等爆发不可思议力量的也算做是灵光一闪的范畴。

阎鹤祥叹了口气。

“你想知道为什么杨澄露会收我么?”

李慕玄洗耳恭听。

“修道的人啊。”

阎鹤祥苦笑一声。

“自古以来就分为两类,一类是天赋异禀的,就和你一样,聪明懂事,无论学什么都快。”

“一类就是我这种,平庸之辈,踏入修行路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他们不能反抗,因为天赋限制只能接受。”

李慕玄打断道。

“不对啊,你现在这身本事,怎么也都不像平庸之辈啊。”

“我真和你动起手来,我没底。”

他话其实说的都漂亮了,来找阎鹤祥,其实是抱着必死决心来的。

先前失去那么多寿命用《化大罗天》都差点被阎鹤祥一个分身打死,他也不确定现在剩的这点命够不够。

好在没动手,不然李慕玄真得再死一次了。

“哈哈哈。”阎鹤祥眼神悲怆,手中汇聚神祇大旗道。

“你以为真是我的天赋么,一切都是靠杨澄露,她把她的道完整传承给了我。”

“这《化大罗天》都不是我的!我没资格!就算我见过!也修不出来!”

“这是坎,你以为天底下有多少人能跨过!”

李慕玄摸了摸鼻子,他这真是无话可说了。

阎鹤祥问道。

“何为神,何为仙?”

李慕玄按照印象里回答。

“掌握道的人。”

“天生万物,无论是道还是神仙,还是人,牲畜,虫蚁都算是天之子嗣。”

“那么,什么是天?”

阎鹤祥目光灼灼。

“天…”

李慕玄抬头看去。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所谓天其实就是一层臭氧层折射光而让人看见的。

可从玄学来讲。

天其实是有生命的,他漠视一切,凌驾一切,至高无上。

圣人受束缚于天地,神仙还在感悟其规则从而偷渡光阴,逃离六道五行。

“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阎鹤祥手指点在桌子上。

“倘若我把天之下万物收容,一切规则吞噬,我算不算天?”

“算!”

李慕玄终于明白。

阎鹤祥承的道最终是什么,鸠占鹊巢取而代之,怪不得会和张靖龄产生分歧。

两者完全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世间唯我,一个是要做第二天。

说不上孰强孰弱,也说不准谁的道是对的,两种都是离经叛道的。

如果说张靖龄是要出门不愿归家的浪子。

神仙是听话的孩子。

那杨澄露则就是完全是要穿人皮取而代之了。

这是穿龙皮穿上瘾了?

“修《化大罗天》的千人千道,师祖诚不欺我。”

李慕玄感慨一句。

“古有黄天换青天!为何青天不能换阎天!”

“来吧!李慕玄!和我一起!到时你就是天下第一!”

李慕玄起身。

“已经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

他现在反驳不了阎鹤祥,因为他竟然被说的动摇起来。阎鹤祥倘若真成功,还有比认识天更拉风的么?

可那时候李慕玄是李慕玄还是阎鹤祥?

假如你知道了世间真相,全是阎鹤祥,恐怕连和女孩亲个嘴都浮现的是阎鹤祥那张脸。

“我喜欢糊涂一点,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