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转机 (二合一)
- 大明:我真不想当侯爷啊
- 春晚夜听曲
- 4008字
- 2024-09-08 15:24:32
咕咕咕咕。
一阵鸽声传来。
朱棣看着窗外,一只鸽子扑棱飞来。
打开纸条,对着李增枝说道:“朝鲜使臣想去应天上贡。我打算来一票大的。”
此时,朝鲜王宫。
随着国王的一声轻咳,缓缓开口:“李尚文,尔等此行,肩负重任,务必以诚待人,以礼相交,将我朝鲜之诚意与和平之愿,传达于大明王朝。愿两国友谊长存,共谋发展,共享太平。”
李尚文闻言,抬头望向国王,深深地磕了一个头,以示对国王的忠诚。
随后,他站起身,转身面向使臣团.
说道:“诸位同仁,此行非比寻常,我们代表的是整个朝鲜的尊严与荣耀。不负国王所托,不负朝廷所望!”
在国王的目送下,在众人的期盼中,李尚文率领着使臣团,缓缓走出了王宫大殿。
他们身穿着华丽的朝服,手持着精美的贡品,踏上了前往应天的漫长旅途。
使团在城门外停下,李尚文作为领队,抬头望向那高耸的城墙,心中既有对这座北方重镇的敬畏,也有对即将开始的休整与继续南行的憧憬。
正当他们准备进入北平城,稍作休整以便继续南行之时,一场风暴却悄然在暗处酝酿。
这场风暴并非来自自然界的狂风骤雨,而是来自大明王朝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与对外的警惕之心。
朱棣得知朝鲜使臣即将抵达的消息后,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
近年来,虽然两国表面上维持着和谐的关系,但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各种猜忌与不信任如同毒草般在两国之间蔓延。
朱棣深知,朝鲜作为大明的近邻,其动向直接关系到大明的边疆稳定和安全。
因此,他密令李增枝,以安全为由,秘密扣押朝鲜使臣。
李增枝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调集兵马,准备执行这一秘密任务。
当朝鲜使团满心欢喜地准备进入北平城时,却突然遭到守军的拦截。
李尚文与使团成员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他们不明白为何会在此刻遭遇如此变故,更不明白这背后的原因。
面对守军的质问与包围,李尚文强压下心中的惊慌,试图以理服人。
他向守军出示了使臣的文书与信物,表明自己及使团的身份与使命。
守军却不为所动,只是冷冷要求他们立即放下武器,接受扣押。
李尚文脸色骤变。
他深知此刻的抗争是徒劳的,更明白一旦激怒守军可能会给使团带来更大的灾难。
于是,他无奈地选择了妥协,带领使团成员们放下了武器,接受了这一变故。
在北平城内的一座隐秘府邸中,朝鲜使团被秘密扣押。
李尚文则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担心自己与使团成员们的安危,更担心这一事件会对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北平城的深邃宅邸之中,朝鲜使臣们,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困于这方寸之地,已足足三月有余。
这座院子,虽非牢笼,却胜似牢笼,高墙深院,隔绝了他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只留下头顶的一方蓝天,作为他们自由梦想的寄托。
院子内,朱棣特意命人布置得雅致而舒适,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名花异草,争奇斗艳。每日三餐,皆是珍馐美味,酒馔佳肴,琳琅满目,足以让任何挑剔的味蕾得到满足。
这一切的奢华与享受,对于朝鲜使臣们而言,却如同嚼蜡,难以下咽。
他们心中挂念的,是远在应天的使命与责任,是那份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李尚文,作为朝鲜使团的领队,他的眉头始终紧锁,眼中满是忧虑与不解。
他无法理解,为何大明皇帝会做出如此举动,将他们一行人扣押于此,既不审问,也不放归。
他尝试过与守卫交涉,但得到的总是冷漠的拒绝与沉默的回应。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便会独自漫步于院中,仰望满天繁星,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切能够早日结束。
应天城内,春日的阳光虽明媚,却难以驱散皇城内的一抹阴霾。
年轻的皇帝朱允炆,身着龙袍,端坐于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他的面容凝重,眉宇间锁着深深的忧虑与不安。
大殿之内,空气仿佛凝固,只有偶尔传来的细微声响,打破了这份压抑的寂静。
朱允炆的目光不时地望向殿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那扇门却始终紧闭,没有半点开启的迹象。
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莫名的烦躁与焦虑,对于朝鲜使臣的迟迟未到,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与疑虑。
他深知,朝鲜使臣的到访对于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友好至关重要。
为了表达大明的诚意与尊重,他早已命人精心筹备了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只待使臣抵达,便可立即举行。
此刻的等待却如同无尽的煎熬,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终于,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无声的等待与折磨。
他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向殿门,命令侍卫立即派人前往北平查探情况。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决,要将心中的焦虑与不安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事态向前发展。
不久之后,一封密信如同闪电般穿越千山万水,送到了朱允炆的手中。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仔细阅读着信中的每一个字。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难看。
信中详细描述了朝鲜使臣在北平被扣押的经过,每一个细节都让他感到震惊。
他无法理解自己的叔父——燕王朱棣为何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举。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对朝鲜使臣的侮辱与迫害,更是对大明国威的严重损害与践踏。
更重要的是,这一举动无疑会破坏大明与朝鲜之间多年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
自己打算把朝鲜进贡之事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绩。
第二天随着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后,御史通报早朝缺席礼仪等情况,此事过后齐泰就迫不及待的站出来。
“启奏皇上,微臣有事起奏!”
“说!”
“微臣礼部尚书齐泰弹劾燕王殿下枉顾礼仪,扣押朝鲜使臣,枉顾大明威仪!
为大明计,微臣奏请皇上剥夺燕王爵位!”
齐泰说完双手将奏疏举到头顶,跪倒在地!
奉天殿总管太监王景弘马上将奏疏交到朱允炆手里,朱允炆打开看了起来,群臣观察朱允炆的表情变化,在决定支持谁的意见。
现在的洪武朝已没有那么多头铁的文官了,“三大案”让文官吓破了胆。
此时,李景隆想说什么,但是又退入班中。
“你有何话说?”
“启禀,臣有几个问题想问几位大臣,请准!”
“咱准了”
“咱大明为什么能让北元远遁大漠,边防安宁?”
“殿下,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将士用命,冲锋陷阵,北元摄于咱大明天威、军威,哈哈。。。”
“不错,摄于咱大明天威、军威,请问齐尚书,若咱大明边军战斗力低下,大明用银子和绸缎能让北元远遁?能让北元轻易不敢犯边?”
“自然不能,可大明是宗主国,宗主国就要体现宗主国应有的气度!”
“敢问齐尚书,宗主国的地位是因这些虚有其表的东西得来的吗?”
“我。。。”
“敢问赵尚书,国库现是否富的流油?”
“禀梁国公,国库负担很重,边军军饷粮草、救灾等等,开销颇大,官员的俸禄都快保证不了了。。。”
户部尚书就没有不叫穷的,本来赵勉还要声援齐泰的,可问及国库问题,赵勉马上职业病发作了,偷看朱允炆一眼,开始诉苦。
“齐尚书,听到了吗?户部多困难?那些布置浪费国库多少银子?咱再请教齐尚书一个问题!”
“不敢”
“齐尚书,洪武帝驾崩不久,全民暂时推迟嫁娶,你为蹴尔小邦,铺设红毯,居心何在?说!”
“说”字在朝堂骤然炸裂,朱允炆眼中杀机一闪而逝,群臣跪倒在地。
李景隆最后一个问题让齐泰胆战心惊,生怕被朱允炆拖出去砍了。
朱允炆死死的盯着跪倒在地的诸多文武大臣,齐泰要不是朱允炆的代表人物,现在已经被金瓜勇士拖出去了。
朱允炆强忍杀意,扫视群臣一眼。
“齐泰降为从二品,罚俸三年,代理礼部尚书一职!”
“谢皇上开恩!”
齐泰准备的一肚子说辞没给说出来的机会,朱允炆开口即成定局,这一局他输了。
随后群臣奏对,能在早朝定下来的朱允炆直接下命令。
定不下来的容后再议,朱允炆对朝堂的掌控力比刚登基时候,强了不少。
李景隆奇怪的是孔讷站在队伍里一言不发,他还准备了对付这家伙的杀手锏,结果让他没尽兴。
孔讷因朱元璋离世进京吊唁,朝堂位置也是文官最前排的,毕竟受封衍圣公,公都是超品的存在。
可这段时间一直缄默不言,李景隆百思不得其解,不是应该用礼仪之邦来反驳他吗?
孔讷对朱允炆含蓄表达支持的态度他已经知道了。
他以为孔讷会给齐泰帮腔呢,毕竟孔讷代表圣人世家,儒家千百年来对待异族的说辞都是用礼仪之邦来搪塞。
用圣人言论来教导感化,这不应该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吗?
孔子一生为教化,不肖子孙,居然没拿教化说事儿。
早朝结束后,李景隆没去找朱允炆,直接出宫回梁国公府。
此时,北平燕王府中。
朱棣捏着眉心,对李增枝说道:“你啊你,为何将本王扣押使臣的消息传递给朱允炆呢?”
李增枝喝了一口茶,说道:“无他,造势而已。现在朱允炆手中兵权皆是在我那个大哥手中,但是我大哥立足未稳,朱允炆得知朝鲜使臣被扣押,必定举行朝会商量对策,那时候,他就会发现,文官靠不住,只能靠武勋。小子此举,皆是为了大哥,殿下勿怪。”
朱棣看着李增枝,心中想道:“倒是重情重义,可惜了我那两个弟弟……”
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那如何对付文官?”
李增枝清了清嗓子,说道。
文臣最有利的谏言武器就三个:
第一:祖训是里历代文臣对抗君王决定的利器;
第二:“与民争利”这四个字被文臣挂在嘴边,被文臣玩成了新花样;
第三:“圣人云。。。”奶奶的,只要涉及士绅,圣人云如何如何的,国子监学子就会被这些言行煽动。
洪武年间的文臣最大的追求是恢复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洪武帝思想是“与百姓共天下”,双方你争我夺。
说罢,心中嘀咕道:“洪武帝是啥人,最后文臣不仅没实现“与士大夫共天下”的主张,还被废掉千百年来的丞相制度,文臣彻底失去了与皇帝争权的可能。”
朱棣听着李景隆的话,叹了一口气。
说道:“文官若不处理,本王有预感,搞不好会成为我大明的送葬人。”
李增枝暗道:“这话说的不错,”
对朱棣的见解表示赞同。明末东林党争的愈演愈烈,已如同蛀虫般侵蚀着大明的根基,成为国家难以承受之重。
这些话他却不能轻易说出口,毕竟,在皇权至上的时代,任何对皇权的质疑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于是,李增枝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他轻声道:“文官,殿下觉得好用就用,不好用扔了便是。”
他看来,文官体系虽有问题,但终究还是皇权的工具,只要皇帝能够明智地运用这些工具,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的危机。
朱棣并未因李增枝的附和而感到宽慰。
文官体系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更非简单地“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扔”所能概括。
他需要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改革与调整,一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文官体系弊端的方案。
“殿下,此时考虑这件事稍早,不如等殿下带上帽子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