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完美规划

路已通,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开始着手肉类储存。

由于现阶段在这个破旧的社会,人

们都没办法吃饱,所以就没有很好的保存食物的方法,

没盐也没冰,

在苦恼了牛平安许久后,终于让他决定制盐。

虽然在这个时代这东西犯法,但是山高皇帝远,搞出来再说。

牛平安深知,制盐的过程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海水和阳光,以及耐心和细心。

他召集了他的几个得力助手,狗蛋,杨巨,渔村村正佘娘,吴村村正,纪老等,

向他们详细叙说了制盐的过程和所需的材料。

当然,对他们说是制作新型调味品。

在牛平安的带领下,

他们开始在渔村附近的荒地上挖掘盐田,

并从海水中提取盐水,

准备开始晒盐。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泥沙,

直接用来晒盐会导致盐的质量下降,甚至无法食用。

牛平安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要想成功制出优质的盐,

就必须想办法净化海水。

他回到村里,四处寻找能够净化海水的办法。

有的村民建议他用明矾来沉淀杂质,

有的村民则说可以用木炭来吸附杂质。

牛平安一一尝试了这些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

就在牛平安苦恼不已的时候,纪老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平安啊,你可以试试用太阳和风的力量来净化海水。”

纪老指着村外的空地继续道:

“想象一下,炎炎夏日下,太阳炙烤着大地,海水被太阳晒得温暖,你说的杂质会不会越晒越少。”

牛平安听后眼睛一亮,他立刻召集村民们商量如何实施这个计划。

他们最终决定将盐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晒盐,另一部分则用于净化海水。

在牛平安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净化海水的工作进展顺利。

他们先是在盐田中挖出一条条水渠,将海水引入水渠中。

然后,他们利用太阳和风的力量,让海水自然蒸发,杂质和泥沙被留在水渠底部。

经过一段时间的蒸发,海水变得清澈透明,达到了制盐的标准。

接下来,村民们开始将澄清的海水倒入浅浅的盐田中,

让太阳和风自然蒸发水分,留下结晶的盐。

由于这个过程是个漫长的时间,

牛平安自从跟渔村达成协议后就一直致力于渔村发展,

吴村基本进入托管模式,

杨巨主负责安保类工作,虽说目前安保人员只有10几人,

但是在杨巨的训练下,看起来还是有模有样的,

而且幸运的是,牛平安从县城召集过来的人中,有铸铁,木工的存在

牛平安立即给他们独立建造住工坊,

杨巨他们现在的武器也算是民兵中的标配了,

在无任何朝廷供给的情况下自立自足,

牛平安在他们心中已然是了不起的存在。

而粮食及及肉食方面,

由于吴村原本就有一定规模的农田,

牛平安在接手后,便对现有的土地和资源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利用。

他鼓励村民们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

同时引入他绞尽脑汁回忆起的新种植技术,如轮作、间作等,

以确保土地的持续生产力。

此外,他还设计了一个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通过挖掘沟渠、修建堤坝等方式,

可以改善农田的排水和灌溉条件,目前正在建设中,负责安排人员建设的是狗蛋和吴村正,

他们刚看到这个设计图时,

纷纷对着牛平安O着嘴,惊讶到无法言语。

虽然他们不明白牛平安是怎么想出这种奇妙的办法,

但是他们都明白,这将给吴村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他们按照牛平安的指示,开始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期间,吴村吴能带领的狩猎小队开始出现猎物产能降低的情况,

于是牛平安又开始安排可圈养动物,

狩猎到的野鸡、野鸭、野猪等禽类,

在狗蛋和吴村正的精心挑选下,

一部分被挑选出来作为种畜,

其余的则被妥善安置在吴村附近的山林中。

为了确保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牛平安还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围栏和庇护所,

虽然这些设施相对简陋,

但对于刚开始的养殖工作来说已经足够了。

还有粮食的种植,由于目前还无法对外进行采购,所有的种子都需要自行寻找,

现在除了在纪家村找到的野生土豆和原有的小麦,

牛平安还安排了几人专门采集各类种子,居然被发现了同样高产的玉米,

还有一些耐高温,耐瘠薄、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吴村的粮食储备和食物来源。

但是由于只有少量,所以没办法全面种植,

只能先满足当前急需,待后续培育繁衍后再大规模推广。

随着各项建设逐步走上正轨,

牛平安也开始着手处理村里的其他事务。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于是挑选了村里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委托纪老用族学教授他们基础知识,

这些孩子将来不仅可以成为村里的新生力量,

将来还可以走出村庄,为家族、为族群争取荣耀。

与此同时,牛平安没有放松对成年村民的教育和培训。

他从县城里被招募过来的匠人、大夫等各行各业的人才都给他们配备了学徒,

使村民们得以接触到一些知识和技术,拓宽视野,提升整体素质。

在此基础上,牛平安还推动了吴村的文化建设。

他组织村民们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强化族群认同感和凝聚力,让吴村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

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也极大地提升了吴村的整体软实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迎来了重要的时刻,

盐田中的盐结晶越来越厚,如同白雪般纯净,

这象征着盐的制作即将迎来成功。

就在这时,负责制盐的工人有一位老者,尝了一口白色的结晶后,一脸震惊,

随后又一脸愁容,立马去找佘娘和牛平安

“大人,村正,我们制作的这种东西哪是什么调味的,这是盐呐,还是纯度很高的盐。你应该知道这代表什么,万一流传出去,我们整个村都要陪葬啊。”

牛平安听闻此事,心中虽早已有所准备,

但仍旧面色凝重地回应道:

“老丈,这渔村能认识盐的人多吗?”

“大人说笑了,渔村长年不对外开放,像盐这种昂贵且稀少的东西村内认得的可能就几位老者,我想村正可能都没见过。”

佘娘尴尬的点点头。

牛平安随后说道:“那你是怎么判断是盐的。”

“老头子我以前在镇上是见过并尝过这盐的,那味道奇特至极,我终身难忘,所以一试便知”

“老丈此言差矣,世界之大相同性质的物品很多,味道相似不见得是同一种物品,这个在我们老家叫海的结晶”

老者听闻牛平安的解释,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但仍坚持道:

“可是,这海盐结晶如此纯净,岂不是比普通盐更珍贵?

我们真的能私自制作并销售吗?

这会不会触犯法律,招来大祸?”

牛平安微微一笑,自信地回答:

“老丈,我们现在无法对外销售,而且这盐我们另有用途,现在这个产量也不足以让我们对外。”

牛平安接着解释道:“这海的结晶我们是用来腌制和储存肉类海鲜,以及制作特殊药品和工艺品的原料。”

这时的老丈看向村正,而此时的佘娘正含情脉脉的看着牛平安的诉说,

“佘村正,佘村正...”

牛平安轻唤了几声,将佘娘的思绪拉回。

“哦,哦……我明白了,平安。”佘娘微笑着回应,眼神中充满了对牛平安的信任和敬仰。

牛平安继续布置道:“在此期间,我们的海的结晶制作工艺仍需保密,不可泄露半点消息。待时机成熟,我们会将其运用到更大规模的生产中,届时,这将成为我们吴村的独特产业,为村民们带来丰厚的收益。”

“接下来我们开始要用海的结晶来储存肉类了”

“大人,您太厉害了,老头子我真心佩服。”老丈人又斜眼看向村正。

此时的佘村正又是含情脉脉的看着牛平安。

“一切按照大人所说,老丈,你且去忙,此时暂不对村内的说。”佘娘缓缓道

“好的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