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6.牵连被诛

后来朝廷逮捕刘安的孙子刘建,收监审讯。刘安害怕事情败露,对伍被说:“事已至此,我不得不起兵。天下百姓受朝廷的苦很久了,诸侯多有过失,都心中不安,我率先起兵,一定会有人响应。即使没人响应,我还可以回头攻取衡山国,我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伍被说:“攻取衡山国,占领庐江国,用战船隔断浔阳江,在九江郡驻扎重兵,断绝豫章郡通道,强弓劲弩,守住南郡,再向东保住会稽郡,南下与越国联合,在江淮间与朝廷对抗,这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不会有好结果。”刘安说:“左吴、赵贤、朱骄如都认为十有八九会成功,唯独您认为不会有好结果,为什么?”伍被说:“您能用来指挥打仗的大臣,都已经被关押在朝廷的监狱里,剩下来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刘安说:“当初陈胜、吴广身无立锥之地,率领数百人,兴起于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西进攻入秦地的戏水,已有一百二十万人。淮南国虽然狭小,可以征集的士兵也有二十万,你凭什么说有祸无福?”

伍被说:“我不害怕像伍子胥因尽忠而受到诛杀,希望您不要像吴王那样听信谗言。从前秦朝暴虐无道,坑杀儒生,焚烧《诗》《书》,废弃礼义,滥用刑法,征发傜役。那时,男子一年辛勤耕种,不够缴纳粮饷;女子日夜纺织,不足以遮蔽身体。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东西长达几千里。几十万士兵在外风餐露宿,死者难以计数,骸骨遍野,血流成河。百姓精疲力竭,十人中有五人想要作乱。始皇又派徐福入海求仙药,带着大量珍宝,三千童男童女,还有粮食种子和各种工匠。徐福找到有平原河湖的地方,在那里称王,不再返回。百姓失去亲人,哀痛愁怨,十人中有六人想要作乱。始皇又派尉佗翻越南岭,征伐百越,尉佗知道中原疲惫不堪,便在南越称王。走的人杳无音讯,百姓悲痛欲绝,十人中有七人想做乱。始皇带领成千上万的车马巡游天下,修建阿房宫,征收沉重的赋税,征发贫苦的百姓去戍边。父亲不能保护儿子,哥哥不能保护弟弟,苛政压迫,刑罚残酷,百姓都仰天悲叹,捶胸而怨恨君主,十人中有八人想做乱。有人对高祖说‘时机到了’高祖说:‘再等一下,会有圣人出现得东南方。’果然一年不到,陈胜、吴广振臂一呼,高祖、项羽随即响应,天下风起云涌,正可谓时机到来,借秦末动乱,群雄并起,好似久旱逢甘霖,高祖崛起于军旅,终于成就帝王伟业。现在您只看到高祖取得天下,却看不到近世吴楚的前车之鉴,当今皇帝君临天下,海内一統,广施恩惠。皇帝声音未发出,声威已如惊雷;号令未颁布,教化却如闪电般迅速;皇帝心有所思,则威动千里;百姓响应朝廷,就像影之随形,响之应声。朝廷的大将军,岂是当年章邯、杨雄可以比拟?您举陈胜、吴广的例子,我认为错了,况且您的军队还不到吴楚军队的十分之一,天下又比秦朝末年安宁万倍,希望您认真思考我的建议。我听说箕子经过殷商的旧都,哀痛不已,写下了《麦秀》诗,哀悼纣王不听比干的谏言。孟子讲,纣王贵为天子,死时连个匹夫都不如。因为他已经自绝于天下,并非到死的那天才被天下人抛弃。现在,我也哀痛大王,将要抛弃千乘之君,得到亡命之书,在群臣面前,死于东宫!”伍被这番话,层层递进,博征类引,感情真切,说完他自己痛哭失声,可惜他的一片苦心,还是错付了。

后来刘安又召见伍被问道:“如果像您所说的那样,我就不能侥幸成功吗?”之前伍被一直是劝谏刘安的,但这一次他不仅没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还给刘安出了个计策:让刘安伪造诏书,将民众迁往朔方郡以抵御匈奴,再逮捕诸侯王的太子和宠臣,这样就会民怨沸腾,诸侯王恐惧,再派善于摇唇鼓舌的辩士去煽动诸侯王,或许可以侥幸成功。刘安说:“这个方法可以考虑,但是我也不能仅靠造谣生事获得成功,还是要用兵。”

后来谋反的事情败露,伍被投案自首,向朝廷揭发刘安要谋反的前后经过。汉武帝认为,伍被在劝谏刘安时,一再夸耀朝廷的美德,不想杀伍被。但张汤说:“伍被首先为淮南王策划谋反,罪大恶极,不能赦免。”伍被最终被杀。

班固评论:伍被身处淮南危国,充当淮南王的谋士,心怀忠奸两端,最终被杀,也是罪有应得。正如孟子说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不能将其视作平常而无视,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