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的商机

“陈姐,今早的生意不错啊。”

早上六点左右,来了好几拨客人。

陈姐一直在忙碌,赵川则是帮她收拾桌子。

“小川,你爸还没有消息吗?”

陈姐回头问道。

“没有!”

赵川摇了摇头。

时间一晃已经是四月上旬了。

老爹赵海生离去之后,连通电话都没打来。

不过赵川已经习惯了,上一世也是这么过来的。

“哎!”

陈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随后话音一转,“时间不早了,你也吃点东西,快去上课吧。”

说罢,陈姐端来了一晚米线和半笼包子。

看着赵川吃的很香,陈姐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沓零钞,有二十的、十块的,还有许多一块。

她将这些钱一并递给了赵川。

“陈姐,你这是干什么?”

赵川诧异道。

“你在学校也需要花钱,这钱你先拿着当零用钱吧。”陈蓉说道,“权当是你帮我,给你的工资。”

这些零钞加在一起,约莫一百块的样子。

看情况,陈蓉早就准备好了。

“陈姐,你又是让我留宿,又是管我早饭。没问我要钱,我就已经很感激你了,怎么还能让你给我钱呢?”

赵川连连推辞。

见赵川不要,陈蓉也不知道该如何办了。

马上到夏天了,干脆用这笔钱给赵川买一件短袖和短裤吧。

“来笼素包子再来一碗酸菜米线。”

一位脑袋大、脖子粗的四十多岁汉子来到了摊位前。

与他同行的还有个二十来岁的男子。

“小川?”

那位汉子认出了赵川的身份,“你今天没去上学?”

“马上就去啊!”

赵川应了一声。

他也认出了这位男子的身份,和赵川是一个村的村民。

论辈分的话,赵川还的叫他三叔。

记忆里,好像是在一家酒店后厨当大厨来着。

旁边跟着的那位是他的儿子,在后厨当切菜的师傅,跟着他父亲学习炒菜。

他俩在同一家酒店工作,加起来工资不低。

三里村拆了之后,他们拿着拆迁款自己开了一家饭店。

往后的这些年,各种各样的宴席慢慢的变多了起来,比如常规的有婚丧嫁娶,搬家宴之类的,还多出了升学宴、毕业宴、谢师宴……林林总总许多宴会。

有些只是单纯聚一聚,还有些宴会则是为了收份子钱。

鸡毛蒜皮大点的小事儿,都要酒店摆个几桌到十几桌,酒店门口摆上一张桌子,找个人来记礼簿,收个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份子钱,有能耐的甚至能收几十万、上百万的份子钱。

各种各样的宴会雨后春笋的冒了出来,所以饭店的生意还挺不错,这俩父子少说每年也要挣小一百万左右。

后世的时候,在村里某位长辈的葬礼上,这位三叔喝多了,讲述当年的事儿。

他自嘲自己胸无大志,即便是房子拆迁了,也没打算搞饭店。

结果呢,在酒店后厨的时候被老板欺负了,所以才下定决心自己当老板。

正好拆迁赔款下来了,他们也就有了开饭店的本钱。

“三叔,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去酒店?”赵川好奇道。

抛开早餐外,大部分餐饮行业不论是大酒店也好,小饭馆也罢,一般都是早上九点左右上班的。

这会儿才凌晨六点。

“别提了,这两天有位有钱的大佬给自己女儿办成人宴!”

“那位大佬明说了这次要大办特办,所以我们酒店上上下下都在忙,可不能把这位大佬得罪了。”

“我们那狗日的老板还说了,只要这次能办好,回头给我们一人发五百块奖金!我是大厨,给我一千块!”

三叔提起这件事儿的时候,眉飞色舞。

赵川想起来了!

好像三叔受了酒店老板的气就是这次大佬女儿成人宴。

大佬开始的时候亲自提了一句,要弄三条金枪鱼。

酒店提前从海边订购的金枪鱼没空运过来,好像是天气不好,飞机延误了。

于是那位大佬私底下冲着酒店老板发了脾气。

连带着三叔也被老板骂了一顿。

按理说,这是后勤和采购部出了问题,但当时酒店老板正在气头上,管你是后勤采购还是大厨,逮到谁骂谁。

三叔这次受了委屈,才萌生了自己开饭店的想法。

“三叔,这次是吴总女儿的成人宴吧?”

赵川问道。

“嘿,没想到你小子还知道吴总。”三叔笑了笑,“这位吴总也是咱们古都北郊人,龙首原的。经常去我们酒店吃饭,每年都会为我们酒店带来上百万的营收。”

这种级别的大老板,每次吃饭基本上都是十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喝好酒、点好菜,一桌饭菜随随便便大几千上万块。

有时候更是两三万都打不住。

“吴总可是咱们北郊响当当的大人物,有几个不知道的?”赵川笑道,“对了,宴会在几号啊?”

“后天!”

三叔说道,“明天准备其实都来的及,谁知道狗日的酒店老板是不是脑子抽到了,让我们今天就开始加班准备。”

看来时间还挺紧迫的,赵川立即想到了赚钱的法子。

“三叔,时间不早了,我先去学校了啊。”

赵川脑海中一个计划已经初步成型了。

“慢点走,臭小子。”三叔摆了摆手。

忽的,他好似又想起了一件事儿,于是追问了一句,“小川,你爹最近还没音信吗?”

都是一个村的,加上之前那几个混混把赵川家砸了。

这件事儿已经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这些人肯定知道赵海生欠了巨额赌债。

“没呢!”

赵川回头说道,“我最近也在找他。”

“海生这家伙不靠谱,你小子投胎投错了,要是投胎到我们家,保准让你好好上学,没这么多幺蛾子事儿。”三叔嘀咕了一句。

赵川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是中上游,但放在村里,已经算是学习好的了。

这年头大学还没有扩招,能考上一本就算不错了。

每年全省四十万人高考,一本录取率只有10%左右,二本录取率大概能达到25%左右。

也就是说只有四万人能考上一本。

能从一本毕业,肯定能找到一个还不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