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当时情势,苏秦的合纵同盟阵线,是拯救各国的唯一法宝。
咸阳宫的大殿上,嬴驷负手而立,青铜灯盏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公孙衍跪坐在案几前,手中竹简摊开,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各国动向。
“大王,“公孙衍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齐魏两国近日往来频繁,赵国的苏秦正在游说他们结盟。“
嬴驷转过身来,玄色王袍上的蟠龙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苏秦此人,倒是个麻烦。“他缓步走下台阶,“听说他一张利嘴,已经说动了燕、赵、韩三国。“
“正是。“公孙衍起身跟上,“若让他再拉拢齐魏,六国合纵之势便成,对我大秦极为不利。“
嬴驷在殿中的沙盘前站定,修长的手指划过代表齐国的木牌。“齐王田因齐刚愎自用,魏王魏嗣又贪得无厌......“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公孙先生,你说若是许以襄陵七城,魏嗣会如何?“
公孙衍眼中精光更盛:“大王英明!魏嗣必定心动。届时再让齐王以为魏国要独吞好处,二国必生嫌隙。“
“好!“嬴驷一掌拍在沙盘边缘,“就依此计。你去安排,务必让苏秦的合纵之策胎死腹中!“
与此同时,邯郸城内。
苏秦正在赵语的书房中来回踱步。窗外秋雨淅沥,他的心情却比这天气还要阴沉。案几上摆着刚刚收到的密报:魏国使者秘密入秦。
“大王,“苏秦停下脚步,“秦人狡诈,魏王贪婪,若不及时制止,合纵大业恐将毁于一旦。“
赵语放下手中的竹简,眉头紧锁:“先生的意思是?“
“臣请即刻出使燕国。“苏秦拱手道,“燕国与齐国素有嫌隙,若能说动燕王出兵牵制齐国,或可破解秦人之计。“
赵语沉吟片刻,正要开口,忽有侍卫匆匆入内:“报!齐魏联军已至边境!“
“什么?“赵语拍案而起,“他们怎敢......“
苏秦脸色骤变:“不好!定是秦人从中挑拨!大王,事不宜迟......“
“报!“又一名侍卫冲了进来,“魏军突然撤兵,齐军独木难支,已被我军击退!“
苏秦闻言,心中却无半分喜悦。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合纵联盟,已然出现裂痕。
雨声渐大,苏秦望向窗外朦胧的雨幕。他知道,自己必须立即启程前往燕国。这不仅是为了完成合纵大业,更是为了......他摸了摸袖中的玉佩,那是燕国公主临别时所赠。
“大王,“苏秦深深一拜,“臣这就动身。“
赵语看着苏秦离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一向从容的纵横家,今日的步伐竟有些踉跄。他不知道的是,苏秦此刻心中翻涌的不仅是国事之忧,更有一段难以言说的儿女情长。
雨幕中,苏秦的车驾缓缓驶出邯郸城。他掀开车帘,最后望了一眼这座见证了他无数纵横捭阖的城池。此去燕国,不知还能否再见故人......
秋雨绵绵,苏秦的车驾在泥泞的官道上艰难前行。他靠在车厢内,手中握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那是燕国公主姬瑶所赠。玉佩上雕刻着一只展翅的玄鸟,正是燕国的图腾。
三年前,他第一次来到燕国时,还是个籍籍无名的说客。那时的燕国正值内忧外患,齐军压境,朝中大臣各怀鬼胎。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动燕王与赵国结盟,化解了危机。
就是在那个春天,他遇见了姬瑶。
记得那日燕王在宫中设宴,他正与燕王商议合纵之事,忽然听见殿外传来一阵清越的琴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正在抚琴,眉目如画,气质出尘。
“这是小女姬瑶。“燕王笑道,“她一向仰慕先生的才学。“
琴声戛然而止。姬瑶起身行礼,目光却直直地望向他:“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那一刻,他仿佛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多年游说列国,他见过无数佳人,却从未有人能让他如此失神。
此后数月,他常常与姬瑶在宫中论道。她不仅精通音律,更熟读百家,每每与他谈论天下大势,见解独到。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一次相见。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准备向燕王提亲之际,赵国传来急报:秦军犯境。他不得不立即启程前往邯郸。
临别那日,姬瑶将这枚玉佩塞入他手中:“此去路远,望君珍重。“她的眼中含着泪光,“待君归来......“
他紧紧握住玉佩,却说不出一句承诺。纵横家的宿命,注定要漂泊四方。
“先生,前面就是燕国边境了。“车夫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苏秦收起玉佩,整理衣冠。三年过去,不知她可还安好?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合纵大业,更是为了完成当年未竟的约定。
然而当他抵达蓟城时,却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姬瑶已被许配给齐国太子为妃,三日后就要启程前往临淄。
夜色中,苏秦站在宫墙外,望着那熟悉的宫灯。他知道,自己必须见她一面。
借着夜色掩护,他翻过宫墙,轻车熟路地来到姬瑶的寝殿。推开虚掩的殿门,他看见姬瑶正对着铜镜发呆,手中握着一柄匕首。
“公主!“他失声叫道。
姬瑶浑身一震,匕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她缓缓转身,眼中满是不可置信:“苏......苏先生?“
月光下,她的容颜依旧,却比记忆中消瘦了许多。
“为什么要做傻事?“他快步上前,握住她冰凉的手。
姬瑶凄然一笑:“与其嫁与仇敌,不如......“
“不可!“他打断她的话,“我这就去见燕王,请他收回成命!“
“没用的。“姬瑶摇头,“齐国以十万大军相逼,父王也是迫不得已。“她抬头凝视着他,“这三年来,我日日盼君归来,却等来这般结局......“
苏秦心如刀绞。他忽然明白,自己这些年的纵横捭阖,到头来却连心爱之人都保护不了。
“跟我走。“他紧紧握住她的手,“离开这里,远走高飞。“
姬瑶眼中闪过一丝希冀,随即又黯淡下来:“不行......若我逃走,齐国必定发兵来攻,燕国百姓将陷入战火.......
苏秦沉默了。他知道她说得对,身为纵横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那......“他艰难地开口,“我送你一程。“
三日后,送亲的队伍启程。苏秦以赵国使臣的身份随行,一路上,他与姬瑶只能遥遥相望。
行至易水,齐国的迎亲队伍已在对岸等候。姬瑶下车时,忽然转身向他深深一拜:“先生珍重。“
他看见她眼中含泪,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这一刻,他忽然明白,自己这些年的纵横捭阖,到头来却连心爱之人都保护不了。
望着渐行渐远的车队,苏秦握紧了袖中的玉佩。他知道,自己必须加快合纵的步伐。只有彻底击溃齐国,才能救回姬瑶。
秋风萧瑟,易水寒彻。他站在岸边,直到再也看不见车队的踪影。远处传来阵阵雁鸣,仿佛在为他奏响一曲悲歌。
送亲的队伍消失在茫茫原野上,苏秦站在易水岸边,任凭秋风掀起他的衣袂。远处传来阵阵雁鸣,凄厉哀婉,仿佛在为他奏响一曲悲歌。
他握紧袖中的玉佩,指节发白。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这些年的纵横捭阖,到头来却连心爱之人都保护不了。
“先生。“随从小心翼翼地提醒,“该启程了。“
苏秦深吸一口气,转身登上马车。他知道,自己必须加快合纵的步伐。只有彻底击溃齐国,才能救回姬瑶。
然而,当他回到邯郸时,却发现局势已经急转直下。
“先生!“赵语见到他,如释重负,“你可算回来了!齐魏联军突然来犯,我军虽然击退了他们,但......“
“但合纵联盟已经出现裂痕。“苏秦接过话头,眉头紧锁,“秦人必定从中作梗。“
赵语点头:“正是。魏国突然撤军,显然是得了秦人的好处。“
苏秦心中一惊。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合纵联盟,已然出现裂痕。
就在这时,侍卫匆匆来报:“燕国急报!“
苏秦接过竹简,只看了一眼,脸色骤变。
“怎么了?“赵语问道。
“燕王......驾崩了。“苏秦的声音有些颤抖,“太子即位,与齐国......联姻。“
赵语倒吸一口凉气:“那姬瑶公主......“
苏秦没有回答。他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仿佛被人狠狠捅了一刀。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姬瑶已经成为齐国的王后,他们之间,再无可能。
夜色中,苏秦独自站在城楼上。远处传来阵阵号角声,那是齐军在边境集结的讯号。他望着满天繁星,忽然想起那个在燕国宫中的夜晚。
“先生可知道,这满天繁星中,哪一颗最亮?“姬瑶指着夜空问道。
他摇头:“还请公主赐教。“
“是北极星。“她轻声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找到北极星,就不会迷失方向。“
当时的他,以为那只是一句闲谈。现在想来,或许她早已预见了今日的结局。
“先生!“侍卫的呼喊将他拉回现实,“大王请您即刻入宫议事!“
苏秦深吸一口气,转身走下城楼。他知道,自己必须振作起来。这不仅是为了合纵大业,更是为了......他摸了摸袖中的玉佩,那是她留给他的唯一念想。
然而,当他来到宫中时,却发现气氛异常凝重。
“先生,“赵语神色复杂地看着他,“刚刚收到消息,秦军已经攻破魏国都城大梁......“
苏秦只觉得眼前一黑。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合纵联盟,彻底瓦解了。
“大王,“他艰难地开口,“臣请即刻出使楚国......“
赵语摇头:“来不及了。秦军已经逼近邯郸,我们......只能投降。“
苏秦踉跄后退,撞翻了案几。竹简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忽然觉得,这声音像极了那日姬瑶掉落的匕首。
“先生保重。“赵语叹息道,“你......走吧。“
苏秦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王宫的。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直到被一阵喧哗声惊醒。
“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队秦军正在追捕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公孙衍!
电光火石间,他忽然明白了一切。原来,这一切都是秦人的阴谋。他们不仅破坏了合纵联盟,还要除掉所有可能威胁到他们的人。
“先生快走!“公孙衍看见他,大声喊道,“秦人要杀你!“
苏秦转身就跑,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秦军的长矛在月光下泛着寒光,像极了那日的易水。
他忽然笑了。或许,这就是他的宿命。
“苏秦!“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他抬头望去,只见姬瑶站在城楼上,一袭白衣胜雪。她的眼中含着泪光,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瑶儿......“他轻声呼唤。
然而下一秒,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正中他的胸口。
他倒下的瞬间,仿佛看见姬瑶从城楼上跃下,白衣飘飘,宛如一只展翅的玄鸟。
耳边传来阵阵雁鸣,凄厉哀婉,仿佛在为他奏响一曲悲歌。
易水寒,壮士去不复还......